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说实话,我非常佩服在节假日拥堵时坚持用价格理论解释问题的几位经济学家,他们十几年以来在不停地向普通人普及一个朴素不过的经济学道理,任由多少网友恶言相向,仍可以做到微笑面对,执着表达,可谓真学者了。

国庆黄金周一过,又在几个报刊和微博上看到了几位勤勉劝世的经济学家的影子。他们所叙述的道理,是一个简单不过的经济学理论,只要学过任何一本经济学教材前三章的人,都会对这个理论稔熟于胸——只要市场价格是自由竞争的,市场的力量会让供给和需求自动归于平衡,整个市场出清。或者说,其实解决春节或者黄金周举国交通问题的根本方法很简单,那就是任由所有的出行方式都大幅度涨价。他们解释道,通过市场竞价的方式解决问题,是社会成本最低的一个解决方案,或者说,是最符合经济原理的解决方案。

我必须说,这个理论本身并没有什么纰漏,接受了多年经济学教育的我,对该理论一直是深信不疑的。绝大部分人,在被经济学称为“私人产品”(Private Goods)交易的场合,都会坦然地接受这个理论,鲜有人提出质疑。私人产品的消费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一个人占有和消费该物品,必然导致其他人无法占有和消费。个人根据自己的需求来决定购买的数量,价格高了我就少买,价格低了,我就多买。从商家的角度看,买的人多了,我就涨价,买的人少了我就降价。看上去这成了一个天经地义的共识。

但同样的道理,一移到举国交通问题上,共识立即就变成了战场。

稍微留心一下,我们就会发现,这些年以来我们试图解决举国交通问题的努力,尝试了各种各样的手段和措施:例如高速免费、增开列车及汽车班次、错开公众出行时间、柔性劝导农民工城里过年、大力增加交通供给、领导人温情喊话等。但在所有这些措施中,唯独不见放任市场大规模涨价这一条。而结论是显而易见的,以上的这些尝试,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每到重要节假日,各路媒体记者就再次披挂上阵,连篇累牍报道拥堵盛况。各路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公共知识分子和报刊专栏作家,就重新消费一次这个题目,给出各种五花八门的治堵建议。

到今天,我们的公众和政府应该已经逐渐弄清楚一个道理了,那就是,重要节假日的全国性拥堵或许是我们这个正在膨胀的经济体自我调整的过程,短期内想找到解决方案,既无可能,亦无必要。

经济学家的涨价方案,是一个完全不可能应用的方法,当然,也是实际上唯一有可能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价格理论是一个接近绝对真理的理论,也是所有解决方案中,社会福利最大、社会成本最小的方案。让我们从第三章往后继续翻看经济学教材,很快就会发现另外一个理论,那就是“公共产品”和“集体选择”理论。选择搭乘什么形式、多少钱的交通方式,严格来说是一个“私人产品”市场的决策,本不应该涉及公共领域。可是,一旦公众认为政府有必要通过某种方式来维护社会的共同价值观,这个领域就不可避免地进入到了公共领域。我们的民众和政府,一向都坚定地认为,春节期间全家团聚和黄金周期间全家出游,是一种体现合家团圆、欢乐祥和与国泰民安的重要基本价值。

这样一来,能不能按照意愿出行变成了比交通供求是否平衡更重要的议题,这个私人问题也就转化成了一个公共问题。在 “集体选择”的大框架下,每个公众,所追求的是个人或家庭的价值最大化、政治家所追求的是更高的支持度。遇到公共决策,人们有强烈的“免费搭车”倾向,也就是希望在决策中,别人多承担支出,而自己少负担支出。

即使经济学家们不停地警告:任何免费或价格压制政策,其所造成的社会成本将远远大于个人所得到的有限的好处,任何看上去免费的政策,实际上只不过是在不同的社会成员之间转移负担,而不可能是真正的免费。但在个人的好处面前,只要不是自己承担费用,这样的警告完全不被人理会。而政治家则要认真考虑公众的要求,推出不让公共感觉有巨大落差的社会政策,以便确保制定出能够让更多人感觉满意的政策。这两个重要的决策群体,无论哪一方都不会愿意接受经济学家的涨价方案。

这样的话,你就不难理解目前问题的症结所在。公众希望更多个人福利和免费项目,至于这种政策的社会成本是由谁负担,并不是他们所要担心的问题。政治家希望更高的支持率和谐定平和的社会局面,至于政策是不是符合经济学原理,并不重要。媒体拍到了举国拥堵的新闻照片,抢了头版,博了眼球,狂欢了出发时的盛况,至于几天之后顺利的回程,报道并不多见。经济学家坚持工具理性,执着于自己的话语体系,依然活在熟读精典和不谙世事的快乐中,自我消化着各种误解和攻击,说不清到底是幸运还是不幸。

话题:



0

推荐

牛华勇

牛华勇

6篇文章 10年前更新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院长。热爱课堂,教书成瘾;喜欢独立思考,不吐不快;有三五知己好友,有十年桃李芬芳。误入理想主义歧途,却收获了不少快乐。

文章
  • 个人分类
全部文章 6篇
  • 文章归档
2013年 6篇